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

虎年中國車市大戲輪番上演 三大關鍵字賺足眼球(二)


 關鍵字 召回補償
    【記者點評】 豐田車全球大召回850萬輛,但對中國消費者一度“只道歉不補償”,讓人窩火。直到3月底,在浙江地方法規的約束下,豐田才終於答應對中國召回車車主提供“變相”召回補償,這是中國汽車召回制度實施6年多來的第一例召回補償案。
    - 豐田被“逼”向中國車主作承諾
    因刹車“踏板門”事件,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商豐田在全球範圍召回“問題車”逾850萬輛,包括2月底開始在華召回75552輛“問題”RAV4。3月1日,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來華“淚奔”道歉,但豐田召回“中美有別”的巨大差異仍讓中國消費者難以接受。3月29日,浙江省工商局和消保委依據《浙江省實施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〉辦法》,“逼”一汽豐田向浙江RAV4“問題車”車主承諾:制定召回時間表、上門召回、提供代步車、允許全額退還訂金和補償經濟損失。
    3月31日,一汽豐田在“扭捏”2天后表態:召回補償浙江方案適用於全國,提供“三選一”免費服務但不提供經濟補償。這是豐田首度被迫在華啟動召回補償,也是國內的首例汽車召回補償。
    在美國市場,豐田承諾對召回車車主提供上門召回、代步車等額外服務,在合理期限內還為車主租車或提供打車補償。另外,豐田將向相關美國經銷商提供7500美元到7.5萬美元不等的補償金。
    據業內人士計算,假如豐田對中國召回車車主進行經濟補償,每個車主的交通費和誤工費加起來不會超過200元,中國7.5萬輛召回的RAV4總計約1500萬元,這對每年從中國市場賺取超過10億美元利潤的豐田來說,是九牛一毛。但豐田最終只對中國消費者提供“三選一”的免費保養,而無實際經濟補償。
    - 大眾乘勝追擊 滬產途觀加價賣
    豐田的“踏板門”及召回過程中表現出的不厚道,使得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人氣流失,乘勝出擊的德系車“乘虛而入”,搶佔更多市場份額。10天前,上海大眾的首款SUV車型——途觀上市,目前收到的訂單已超過5萬張,創中國車市有新車預售制度以來的最高訂單紀錄。買途觀不僅要排隊等大半年,連京滬等一線城市經銷商也在加價4萬至5萬元開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